党的十八大以来,陕西省委、省政府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,纳入全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,强力推进,文化产业规模、竞争力、影响力不断增强,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支撑。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。2012—2016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500.7亿元增至802.52亿元,年均增速12.5%,占GDP比重达到4.14%。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国第九位,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位居全国第十五位。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。2012—2016年陕西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从1.5万家增至2.2万家。其中,有2家上市文化企业,有11家文化企业在新三板挂牌,国家认定动漫企业8家,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168家,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连续6年荣膺“全国文化企业30强”。 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亮点突出。黄帝陵文化公园、韩城司马迁文化景区、白鹿原文化景区、雁翔文化产业创意谷聚集区、西部影视文化产业园等30多个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序推进。拥有西安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、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、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1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(基地)。 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。全省影院规模总量达179座904厅,拥有影视制作机构361家,电视剧、电影年均产量居全国第6位,《千里雷声万里闪》《好先生》《大秦帝国之崛起》《白鹿原》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等影视剧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;年均出版图书万余种,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的数量、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数量连续多年排在全国前4位,获国家级图书大奖达30余种。 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彰显。贾平凹、高建群、冯积岐等“文学陕军”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;兵马俑、法门寺、袁家村、白鹿原以及歌舞剧《延安保育院》《长恨歌》等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;西部影视、曲江影视、陕文投影视“影视陕军”招牌更加响亮;耀州瓷器、陕北剪纸、华洲皮影等民俗工艺美术品知名度不断扩大。 (原标题: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势头猛) |